ID: 19208748

鲁画版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4.唠叨里的爱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18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9049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32张,课件,画版,唠叨,下册
  • cover
(课件网) 唠叨里的爱 FAMILY 亲子沟通的密码 拖拉 学习不够自觉 作业有没有做完 经常惹事 说话不听 不专注 不自信 自律性不高 苦 恼 懒惰 不知道他的想法 亲子关系不好 行为习惯不好 爸妈不理解我 爸妈怎么不理解我哦 拖拉 学习不够自觉 作业有没有做完 经常惹事 说话不听 不专注 不自信 自律性不高 苦 恼 懒惰 不知道他的想法 亲子关系不好 行为习惯不好 爸妈不理解我 爸妈怎么不理解我哦 苦 恼 苦 恼 苦 恼 01 家长的苦恼 1.一讲话总是嫌我烦,懒得和我讲话。 2.越来越喜欢争辩,喜欢钻牛角尖。 3.以前跟自己无话不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4.想好好讲道理,结果TA的道理比你还多。 5.一天到晚就想着玩手机,沉迷网络游戏。 6.学习没有自觉性,还不能说,一说就炸。 你和孩子的沟通 01 孩子的苦恼 我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父母喜欢我还是我的成绩?、 我希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什么觉得父母不太理解或接受我的观点? 我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时间安排被父母安排得这么满? 我和父母的沟通 目 录 CONTENTS 01 介绍PAC理论 02 亲子沟通挑战 04 结束与展望 总结和反思 03 目 录 目 录 目 录 CONTENTS CONTENTS CONTENTS 02 导入与介绍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挑战 良好的亲子沟通增强情感联系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促进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代沟、忙碌生活、情绪表达等因素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互动减少。 03 了解理论 PAC理论定义 1. PAC理论是指"人格、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个体行为和亲子关系中的互动。 2. PAC代表着P (父母)、 A(成人) ,C(儿童) 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 行为 环境 人格 03 了解理论 PAC理论起源 1. PA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他的著作《大众的游戏》中得到详细阐述。 2. P 是指 Parent ;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 A 指 Adult ;成人自我状态的特征是客观与理智,一般能与人平等交往。 C 就是指 Children 。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偏执为特征。 3. 伯恩将PAC理论应用于交流和心理治疗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03 了解理论 PAC理论应用 亲子矛盾的化解可以站在p视角,成人的视角沟通 易冲动 不稳定 04 沟通的秘诀 分析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和冲突 01 感情沟通不畅 情绪表达不清晰 情绪管理困难 情绪冲突和冲动性行为 04 沟通的秘诀 分析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和冲突 02 理解和倾听困难 缺乏有效的倾听技巧 误解和偏见导致沟通障碍 不同的沟通风格和需求 04 沟通的秘诀 分析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和冲突 03 权力和控制问题 A. 权力不平衡和权威主义的沟通方式 B. 控制欲望和亲子关系的影响 C. 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冲突 04 学习目标 亲子沟通的挑战 02 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理解亲子沟通 重要性 掌握换位思考技巧 改善亲子沟通技巧 不想上学 厌学倾向 躯体反应 亲子沟通体验游戏 05 亲子沟通的密码 05 体验游戏 活动一 01 亲子冲突 情景再现 准备材料 放松 角色扮演 角色讨论 角色再现 05 体验游戏 活动二 02 讨论和沟通改善 准备材料 放松 讨论环节 教师引导 沟通技巧 家长的苦恼 06 亲子沟通的密码 06 了解孩子们 低 压力 中 高 学习效率 担心自己考试失利 学习进度、成绩跟不上 外界带来的压力 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自我期待的压力 跟同伴比较的压力 未来发展的压力 压力来源 07 沟通的秘诀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5种家庭沟通模式 讨好型 指责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一致型 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唤起孩子的内疚,取得想要的沟通效果,容易导致孩子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