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备课 课题 18.制作日晷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等古代计时工具,探究它们的结构及计时原理,并设计和制作一个日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影子的周期变化有很多感受与体验,日晷就是一种利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有规律的变化制造的计时仪器。但日晷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太常见,多数学生没有看到过,或者即使看到过也没有不仔细观察过。在上节课,学生仔细观察了日晷的结构,对日晷的结构组成、晷面的刻度设置等有了一定了解,并用日晷模型进行了模拟计时,这些活动为本课自己设计并制作日晷奠定了基础。本课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日晷,并在初步完成制作后进行相应的计时测试与改进,最终完成一个满意的日晷作品。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沙漏等简易计时器有基础的了解,知道沙漏是计时工具,知道日晷是古代的表,有个别学生能够说出立柱影子的指向哪里就是哪个时辰,有个别学生能够指认子丑寅卯等时辰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初步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原理,知道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 科学思维: 知道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依靠设计、材料、技术等的改进。 探究实践: 1.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进一步体验技术与工程任务的主要流程: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与展示。 态度责任: 1.了解我国古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 2.初步体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时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点 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 教学难点 能设计、制作和改进简易计时器———日晷。 板书设计 18.制作日晷 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和展示。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计时工具,日晷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请你回忆一下: ●日晷由哪些结构组成 ●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它是怎样计时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掌握日晷的基本结构和计时原理的基础上,引出本课的技术与工程任务———制作日晷。 2. 这是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的一些日晷,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计时的日晷? 二、科学实践 1.交流、讨论制作日晷的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制作日晷 ●打算分哪几个步骤 (2)引导学生围绕技术与工程任务的基本流程,交流、讨论制作日晷涉及的主要步骤。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归纳、概括制作日晷的主要步骤: 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和展示。[板书] 2.设计日晷,画出设计图。 (1)提出问题:设计日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设计意图】:设计环节是制作日晷的第一步,学生们需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 (3)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概括设计日晷的注意事项: ●画晷面时,关键是设计并画好刻度,刻度要均匀,并标注时辰或时间数字。 ●晷盘的倾斜角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设定,即晷盘的倾斜角度应当等于90°减去当地地理纬度值。 ●晷针要和晷盘垂直。 ●设计图中要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3.选择制作日晷的材料和工具。 谈话: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组的日晷设计图,思考并讨论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然后选取材料和工具。 【设计意图】:学生在选择制作材料和工具时可能考虑得不够全面,教学中,教师可视实际制作情况,为学生临时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根据设计图,制作日晷。 (1)确定小组成员任务分工。 谈话:各小组根据制作任务,确定成员分工,如组长协调员、晷面制作员、底座制作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