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33511

【核心素养】3. 古诗三首 第3课时(课件)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5270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核心,素养,古诗,三首,3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3.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3课时) 课件目录 学习目标 1 单元主题 2 学习活动 3 学习总结 4 课堂评价 5 课后作业 6 学习目标 1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背诵古诗《十五夜望月》。 2.会写“栖、鸦”等2个生字,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单元主题 2 单元主题 人文主题:民风民俗 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要求: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单元结构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3.古诗三首 4.藏戏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 学习活动 3 学习任务一 知识链接 情境激趣 揭示诗题 十五夜望月 默读诗题,结合文中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赏月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中秋节的晚上 知识链接 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走进作者 字仲初,颍川(今许昌)人 唐代诗人 擅长乐府诗 与张籍齐名“张王” …… 《王司马集》 晚年曾任陕州司马 以田家、蚕妇题材 王建 学习任务二 方法导学 感知古诗 导学提示 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1.解古诗,抓题眼 3.查找资料 2.借助注释和插图 …… 理解诗意,你有哪些好方法? 随诗识字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栖息 乌鸦 栖 qī 鸦 yā 标出生字并组词。 重点指导 qī 栖息 字歌: 日出晒一晒 归鸟树上栖 地干要洒水 茜草染布匹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笔画:10 音序:Q 组词:栖身 造句: 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来,栖息在农家的房梁上。 重点指导 y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成语: 天下乌鸦一般黑 乌鸦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鸦的成语? 结构:左右 部首:牙 笔画:9 音序:Y 组词:寒鸦 学习任务三 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自由读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点指导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以动衬静,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重点指导 你能读懂诗人的心吗?哪个字是全诗的中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全、都 。都在望。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诗人 的思绪。 “谁家”就是“谁”的意思。“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月亮 思念故乡 感悟诗情 《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而“在”字则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 指导朗读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 qī yā 【唐】王建 背诵积累 ·整首诗可以读得舒缓、平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指名背诵。注意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 学习任务四 拓展延伸 揭示主题 揭示主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