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41166

第五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探究使命与时代,分析实用文表达方式和长句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7次 大小:37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第五,必修,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单元任务群(一) 探究使命与时代,分析实用文表达方式和长句 学习任务  1.探究个人使命、抱负与时代的关系。 2.把握实用文本的表达方式和长句理解方法。 任务一 探究个人使命、抱负与时代的关系 活动一 探究作者的抱负和使命与时代的关系 1.所谓“抱负和使命”,并非仅仅指人自身的理想与责任,而是要把个人的才智、热情、意志与时代结合起来,推动历史的进步,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抱负,完成自己的使命。请根据这一点梳理、探索本单元四位作者的抱负和使命与时代的关系,完成下表。(第一篇作品答案已给出) 作品 作者 作者所处的时代 写作原因与对象 关注的社会事件、现象或问题 立场、观点 写作目的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资产阶级革命勃兴,无产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演说;对象是参加宴会的志同道合的战友 这个时代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超乎想象,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认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宣告无产阶级必将解放,以激励志同道合的战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谏逐客书》 ⑦ ⑧ ⑨ ⑩ 《与妻书》 活动二 探究我们青年一代的抱负和使命 2.“每一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时代赋予每一代人特定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思考自己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任务二 把握实用文本的表达方式和长句理解方法 活动一 理解写作对象、目的与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的关系 1.实用性文本发表见解,叙述事实,抒发情感,或重在沟通与交流,或意在鼓舞与动员,或旨在劝说与安慰,都有一定的实用目的。请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为文的目的,思考作者为此运用了哪些特定的表达方式和策略,举例作出说明,完成下表。 比较点 《谏逐客书》 《与妻书》 写作对象 秦王 妻子 写作目的 劝谏,取消“逐客令” 说明“吾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原因 态度 ① 挚爱、悲痛、坚定 语气 ② 急切、自责、直接 表达方式 以议论为主 ③ 语体 ④ 口语语体 活动二 把握作者运用长句表达的深刻含义和复杂情感 理解必备知识 所谓长句,是指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容量大,能使表达严密、准确、细致,使条理贯通,但理解难度大。理解长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清长句内部结构关系。先抽出句子主干,再看修饰成分。有时句子的表意重点是在修饰部分。 (2)注意长句内部所用虚词在层次转换、表达情感时的作用。 (3)结合上下文补全其中的省略成分。 (4)结合长句所处的位置,在结构上的作用,以及表达技巧,分析表达效果。 2.分析下面的句子,把握作者运用长句表达的深刻含义和复杂情感。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答:_____ 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