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242190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5课 触觉(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47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2023-2024
,
学年
,
六年级
,
科学
,
下册
,
青岛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触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触觉是怎样产生的;知道皮肤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和灵敏度;知道常见的皮肤病及保护皮肤的方法。 科学思维目标:通过交流和实验,了解皮肤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和灵敏度;通过交流和案例分析, 了解常见的皮肤病及保护皮肤的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探究实践目标:表现出对皮肤的结构、功能及对刺激的反应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 合作交流时,愿意倾听、采纳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态度责任目标:了解所学触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保护触觉器官、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触觉是怎样产生的;知道皮肤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和灵敏度;知道常见的皮 肤病及保护皮肤的方法。 【教学准备】 棉签 眼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冷热、柔软、坚硬的图片。 师:冬天,我们在室外会感觉冷,在室内则会感觉温暖;毛绒玩具摸起来很柔软,铁板摸起来很坚硬……我们是怎样通过皮肤感知到这些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触觉是怎样产生的? 1.什么是触觉。 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 2.触觉感受器。 接触感受器亦称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和压觉的感受器。也可看作是机械感受器的基本类型。主要是指体表或者皮肤内的显微构造,亦即皮肤感受器,广泛地分布于整个动物界。 3.触觉是怎样产生的。 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 活动二:皮肤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师:当我们的皮肤受到冷热或者蚊虫叮咬等刺激时会有什么反应? 生:热的时候我们会流汗。 生:冷的时候会起鸡皮疙瘩。 生:蚊虫叮咬时会起红包。 流汗:人会流汗,通常是因为人体表皮存在很多汗腺,当天气很热或剧烈运动的时候,汗腺就会加快,使汗量增多,在皮肤表面蒸发的效果比不上汗腺的工作效率,则会形成汗滴,属于正常现象。其次,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身体会产生大量热,如果产生热超过人体的需要,就必须散热,这时就需要出汗散热来维持正常体温。日常避免长时间几率运动和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及时补充水分,以免缺水。 晒伤:皮肤晒红是由于皮肤干燥、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皮肤经过阳光照射之后引起屏障受到破坏,会引起皮肤干燥、缺水,此时皮肤会出现瘙痒甚至红斑,伴有脱皮的现象。 红肿:蚊子叮咬皮肤时会释放毒素,这种毒素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容易导致局部皮肤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出现水肿的现象。如果对蚊子的毒素过敏,被蚊子咬后会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导致局部红肿、瘙痒、皮疹等。 鸡皮疙瘩:鸡皮疙瘩的原因是立毛肌收缩,外界刺激或情绪变化可刺激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支作用到立毛肌,使其收缩。如果长时间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可能会因寒冷刺激,而导致立毛肌收缩,从而表现为皮肤上有鸡皮疙瘩一样的小凸起。 活动三: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目的:让学生体会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步骤: 1.一名同学戴上眼罩,伸出一只手臂。 2.另一名同学用两支棉棒轻轻触碰戴眼罩同学的手指尖、手背、手肘。 3.戴眼罩的同学判断出哪个部位感觉有两支棉棒、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支棉棒。 4.同学交换体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实验现象: 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 实验结论: 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说明手指尖处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强。 活动四:常见的皮肤疾病有哪些? 过敏性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05-12)
《茎和叶》教学设计(2025-05-12)
《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2025-05-12)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综合题(含答案)(2025-05-12)
教科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课件)(共21张PPT+视频)(2025-05-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