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53466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件 3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75084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学案,教案,视频,PPT+,35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2、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途径; 3、了解影响声速的因素; 3、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简单距离计算。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 产生的。说话时, 在振动;树叶沙沙响, 在振动;琴声瑟瑟, 在振动。 2、 的物体叫做声源。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可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3、月球上没有 ,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只能通过 进行交流。 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方式向远处传播的。振动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 的波,向远处传播。 知识点3、声音传播的快慢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 是不同的。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 ,在固体中传播最 。 2、声音的传播速度 有关,在 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 米,气温每升高 1℃ , 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铁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例题2、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例题3、“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出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 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 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 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例题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科学兴趣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图甲,逐渐抽去钟罩内气体,听到铃声越来越小。 实验二:图乙,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观察烛焰左右晃动。 (1)以上二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   。 (2)实验二表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声音具有   。 例题5、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1)步骤②中小明为了使橡胶球每次撞击玻璃板的力度是一样的,他的操作应该是 ; (2)请完善表格中的“▲”处内容:   ; (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4)小明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由此小明想为了更好的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   玻璃(单层/双层)。 三、随堂练习: 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2、将一只小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