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9681

七下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6738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第二章,5节,反射,折射,举一反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一、光的反射 (一)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黑板反光等。 (二)基本概念 一点 入射点 光的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三线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如图中的M0 法线 经过入射点0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如图中OP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N 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α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β (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器材:激光手电、平面镜、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不同颜色的笔、量角器、刻度尺等。 (2)实验步骤: ①把一可绕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的0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分别换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③以法线ON为转轴,将纸板B绕法线ON缓慢旋转,观察在纸板B上还有没有反射光线。 ④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3)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解读。 ①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要使入射光线沿着白色硬纸板的表面斜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这样可以在白色硬纸板上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便于观察和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②白色硬纸板与平面镜垂直放置,此时ON就是法线所在的位置。 ③将纸板B沿ON向后转动,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是因为两个面不在同平面内,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④将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将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⑤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⑥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目的: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说明:①反射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是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③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共同点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朝某一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朝着各个方向。 典例1:(2023七下·吴兴期末)用图甲、乙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F板可绕法线ON转动。 (1)实验时,硬纸板E、F应与平面镜摆放有什么要求?     (2)如图乙,将硬纸板F沿PQ剪开,并把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请说出现象及其所能论证的观点?    (3)小明继续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帮助小明设计本步骤需要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4)小明想利用该平面镜继续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答案】(1)硬纸板E、F与平面镜垂直 (2)在F的上半部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4)不可行,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