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61199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课后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82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答案,练习,课后,学年,常见
  • cover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B.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分子间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石墨质地很软,而金刚石坚硬———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D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酸碱度 B.滴加液体药品 C.稀释浓硫酸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5、向一定质量的Fe2O3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NaOH溶液。固体质量随加入试剂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 B.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C.c点时固体的颜色是红褐色 D.d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就是离子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因为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7、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8、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 )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于实验台上 B.实验时,应穿好实验服,戴好防护眼镜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9、25℃时,测得某种溶液的pH=8,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属于酸 B.溶液呈碱性 C.加入水,pH增大 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0、如图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乙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B. 图甲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C. 图甲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11、小明用pH试纸测定洗发液(显碱性)的酸碱性强弱时,他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洗发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洗发液实际的pH比较(  ) A.相等 B.偏低 C.偏高 D.无法比较 12、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碳酸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1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为9.5 B.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氯化钠 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水 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