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87489

(核心素养目标)1.3 保护生物与环境 教案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970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目标,保护,生物,环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保护生物与环境》教案设计 课题 保护生物与环境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知道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如果其中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破坏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使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科学思维:通过资料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实践: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些生物灭绝的原因并探讨生物灭绝带来的影响,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责任态度:养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积极行动保护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养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理解并思考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 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包括陆地、水中、空中、深海等各种环境。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企鹅: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 雪莲:生活在高寒山区。 珊瑚虫:热带海洋的浅海区。 骆驼:干旱的沙漠,有“沙漠之舟”之称。 亚洲象:亚热带地区。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与环境? 科学实践 (一)认识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义 1.初步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草原狼的案例分析) 谈话:首先请大家思考(视频播放)为什么人们称草原狼为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如果有一天狼群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会怎样影响草原环境的发展状态?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根据上学期所学的食物链一课我们知道,狼吃鼠、兔、羊,鼠、兔、羊吃草。如果狼少了,鼠、兔、羊没有天敌大量繁殖,草原上所有的食草动物都泛滥成灾了,草在很短时间内被吃完而无法长出,食草动物也没有了草吃。(此处为视频播放) 学生B:我在电视上看到,在草原中,食草动物吃草,狼吃食草动物,狼死了以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它的尸体又变成肥料,被草吸收。这样构成一个食物链。以前,草原上长多少草,这些草又能养活多少食草动物,这些食草动物又能养活多少狼,都有一定的范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衡。如果草原狼少了,整个草原都会受到影响。 学生C:我想狼的数量减少以后,平衡被打破,就会让整个草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草原上没有了草,水土流失,就会变成荒漠,空气质量也会变差,原有的动物们也没有了栖息的地方。 小结: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难怪人们称草原狼是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 2.再次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蚊子的案例) ⑴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草原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起到了调节草原牲畜量的作用。那么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蚊子应该不会对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吧?想一想,蚊子如果从地球上消失了,一定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吧?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蚊子如果消失了对我可是一件好事,每年夏天蚊子都咬我一身包,痒死了,弄不好还化脓。蚊子要是灭绝了,肯定是件好事呀。 学生B:我认为蚊子消失了,有些鸟类该不高兴了,因为蚊子是很多鸟类的食物。 学生C: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蚊子消失了,鸟类也会大量地减少。 学生D:如果蚊子消失了,青蛙、壁虎、蜘蛛也会大量地减少吧。很多吃蚊子的动物都会受影响。 (2)创设情境,分角色讨论 谈话:事实上,这个问题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科学家都曾探讨过,那么咱们一起来看看,蚊子的灭绝到底会让什么发生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