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19216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专用)专题15诗词鉴赏(知识清单)(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46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案,清单,知识,鉴赏,诗词,备战
  • cover
专题15: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 【考点分布】2023年四川省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分布 2023年四川省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分布 地市 所考诗词 原题再现 考点及答案(简析) 成都市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选自《樊川诗集注》) 14. 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考点】内容归纳概括 【答案】 捕鱼之状,惊飞之态。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 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考点】诗歌情感、手法赏析 【答案】 ① 修改: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② 补充:将飞翔的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与“碧山”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共同构成清新唯美的画面。 自贡市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①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二龙:指争战的双方。诗中指曹操和孙权。②鲸鲵:大鱼名,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双方对战的军队。唐突:触犯。 2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第五句点出送别主题,想象友人沧江独望,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 【考点】诗歌内容情感分析判断、人物处境 【答案】C 【解析】C.“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理解赏析不正确。第五句点出送别主题,想象友人沧江独望,表达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感伤,并未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 21. 结尾“我欲因之壮心魄”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点】诗歌情感主旨探究 【答案】 诗歌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我欲因之壮心魄”指诗人希望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与济世救民的思想。 泸州市 秋夜 唐·方干 度鸿惊睡醒, 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 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 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 依然无限情。 【注】欹:qī,依靠,倚靠。 12.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诗歌意境、诗人情感 【答案】 营造了孤苦寥落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3. 请简要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妙处。 【考点】句子赏析;动静结合的手法。 【答案】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窗外明月高悬,听着虫叫声,表现了诗人的孤苦,触发思乡之情。 德阳市 离亭燕 张昇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20.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下阕从远望天际到近看酒家,六朝变迁成为“闲话”,含蓄批评世人不关心国事。 【考点】诗人情感分析判断 【答案】D 【简析】D.“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意思是历史更迭,六朝的兴盛和衰亡已随风消散,全都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闲谈的谈资。此处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并非“含蓄批评世人不关心国事”。故选D。 21. 请赏析“寒日无言西下”一句。 【考点】手法:通感、拟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担忧、无奈、孤寂 【答案】作者以自身的感觉写视觉,使用拟人的修辞(“寒日无言”实为词人无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词人面对国运的衰败极其担忧与无奈的孤寂之情。 绵阳市 清平乐·和晁倅① 宋·王安中 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占取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