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4372

甘肃省张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7424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联考,答案,版含,PDF,试题
    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新高考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A项错在“诗人原本没有这种情感”,原文是“这情固然是随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已有了,不过隐蔽 着不很自觉而已”。B项错在“客观景物也带有这种情感”,原文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 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遂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C项错在 “世间万物本身就带有某种情感”,原文是“仿佛它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我们不妨把它们当成物境本 身固有的性格和感情来看待”。 2.A【解析】A错在“诗人能体贴物情,物我相融”。这种意与境的交融方式,不是“物我情融”,而是“情随境生”。 3.B【解析】A项属于移情入境。B项属于情随境生(烟波江上使人愁)。C项属于物我情融。D项属于移情入境。 4,①材料一的主要论证方法为举例论证。意与境的三种交融方式,都是列举中国古代诗歌作品来论证,比如,以王 昌龄的《闺怨》论证“情随境生”,以李白的《待酒不至》论证“移情入境”等。(答引用论证,引用大量诗句,给1分) ②材料二的主要论证方法为比喻论证。以比喻“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论证“境超乎象”;以比喻 “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 千姿百态”,论证“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评分参考:每点2分:论证方法1分,阐释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示例:①意境形成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 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意境超乎 意象,表现了诗人勇于牺牲、保持清白的精神。 ②意境形成不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没有借助意象的比哈(或象征),多种意象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意境超 乎意象,抒发了游子的腾旅之愁 (评分参考:每点3分:举例1分,阐释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6.A【解析】A项错在“只想着办公司谋利”。程宏发“返乡投资”“为了家乡经济发展”,“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表 明程宏发想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不是只想着谋利,两个人物也没有形成鲜明的对比 7.C【解析】C项错在“教学设备已经实现电子化”,于文无据,有“电铃”,并不能说明“教学设备已经实现电子化” 8.①回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上学时的艰难与贫苦,心情沉重。②面对山体滑坡、教室垮塌的惊恐。③康校长舍 生忘死、勇救学生,对康校长的崇敬与怀念。④报考师范、回到了红岭小学教书的坚定与感恩。 (每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9.示例一:①第一次描写迎春花开,衬托“我”回到母校的喜悦,以及师生相见的激动。②第二次描写迎春花开, “我”被校长的精神感动,暗示学校将迎来新的生机。③两次描写迎春花开,都是紧扣题目“迎春花开”。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①第一次描写迎春花开,紧扣题目“迎春花开”,衬托“我”回到母校的喜悦,以及师生相见的激动。②第 二次描写迎春花开,紧扣题目“迎春花开”,“我”被校长的精神感动,暗示学校将迎来新的生机。 (评分参考: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BEG (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解析】原文: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意思是:您如果想称霸为王,非管夷吾不可。请 您一定赦免他!”桓公于是召管仲回国。 11B【解析】B项错在“意义和用法不同”,两个“耻”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