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也是实验能力的一种体现。以下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 B.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将足量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D.将光亮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蒸馏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 D.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4.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制汽水 B.铜片放入稀硫酸 C.冰雪消融 D.养鱼池将水喷向空中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 向一定量的生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D. 向接近饱和的NaCl 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武德合金熔点低于各组分金属,因此可用来制造保险丝、自动灭火、防爆装置等 B.O2能够供给呼吸,因此可用作急救病人等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D.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且本身不可燃,因此镁条等金属着火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来扑灭 7.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集气瓶中 B.鉴别真金和黄铜:用火灼烧 C.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D.证明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8.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甲: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 乙:向三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铝、铁 C. 丙:CH4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D. 丁: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9.工业上用来测定空气中某污染物含量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降低了 B.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C.X的化学式为SO3 D.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0.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化合物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二、判断题 11.往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气体放出,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12.将生铁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黄色,固体消失( ) 13.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因此常被保存在煤油中( ) 14.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15.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以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用途十分广泛,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很有必要。 (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C金的活动性比较弱 D水银在常温下是液体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炼铜的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可小林发现铝与稀盐酸开始反应时,铝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4)在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a g的Zn粉和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