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37863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5.2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46017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神奇,PPT,36张,课件,时空,中的
  • cover
(课件网) 第5章 科学进步无止境 第2节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 狭义相对论中的两个基本假设包含了不同于经典力学的新时空观,这种新时空观变革了传统的空间、时间、质量、能量等基本概念,揭示了时空统一性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因此会得出不同于“日常”的奇妙结论。 时间延缓效应 1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可信吗 提示:可信,人坐在接近光速的列车中度过一天,在地球上的人度过一年,在理论上是可以的。 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时间,就像一条长河,源源不断地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与运动无关。 而相对论时空观则认为,当时钟相对于观测者静止时,时钟走得快些;当时钟相对于观测者高速运动时,观测者则认为时钟变慢了。 例如,在一列以速度 做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中,做一个物理实验的时间是 15 min,站台上的观察者测得该实验花费的时间会更长(图 5-4)。 同一个物理过程,乘客测得的时间为 τ0 ,站台上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为τ。可以证明 τ0 与 τ 之间有以下关系 τ = 显然, τ>τ0。这种时间观测效应被称为时间延缓 (time dilation)。 我们把这一结论形象地表述为运动的“时钟变慢”。它表明,一个物理过程经历的时间,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测量不一定相同。 与之相对静止的参考系测得的时间最短,称为固有时;与之有相对运动的参考系测得的时间变长。 相对速度越大,时间延缓效应越明显。 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不再均匀地流逝,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如果不指明参考系就无法回答某一物理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这充分说明,我们不能脱离物体的运动来理解时间。 验证时间延缓效应存在的实验 科学书屋 由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上方产生的 μ 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它会自发衰变。据测试,从 μ 子的平均寿命为 2.15×10-6 s。从测试中得知,在距地球表面 6 000 m 的大气层中,子的速度 v=0.998 c,实验室观测到的高速运动的 μ 子平均寿命为 3.40×10-5s。这是证实运动时间延缓效应的实验之一。 长度收缩效应 2 经典时空观认为,空间是绝对空间,与运动无关。 例如,一把刻度尺,相对它静止的观测者测量其长度为 1 m,相对它运动的观测者测量其长度仍是 1 m。 相对论时空观则认为空间与运动密切相关。 若一把刻度尺,相对它静止的观测者测量其长度为l0 ( 静止长度,又称固有长度 ),沿它长度方向相对运动的观测者测量其长度则是 l,它们的关系为 l=l0 l=l0 由上述关系式可知 l<l0。这种长度观测效应被称为长度收缩 (length contraction)。 被测物体相对观测者的速度越大,长度收缩效应越明显。 我们平常观察不到这种长度收缩效应,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比光速低很多的低速世界中,v<c,l≈l0,长度收缩效应可忽略不计。 质能关系 3 在经典物理学中,质量和能量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按照相对论及基本力学定律可推出质量和能量具有以下关系 E=mc2 这就是著名的质能关系式 (mass-energy equivalence)。 E=mc2 式中,m 是质量,c 是真空中的光速,E 是能量。 质量和能量是物质不可分离的属性。 如果用 m 表示物体质量的变化量, E 表示能量的变化量,则有 E= mc2 这一关系式表示,随着物体质量的减少,它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E= mc2 人类已掌握了这种释放能量的有效方法。 1938 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的重核裂变反应使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得到了验证。从此,人类进入核能时代。 拓展一步 质速关系 在经典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与运动无关。从相对论的角度看,物体的质量则是变化的。当物体相对于某惯性参考系静止时,它具有最小的质量 m0;当物体以速度 相对该惯性参考系运动时,则在该惯性参考系观测它的质量 m= 可见,物体的质量会随着它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