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42390

湘科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1.3、 给物体分类 教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8753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物体,分类
  • cover
第3课 给物体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2.科学探究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 3.科学态度 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 普通铅笔(削尖1支、未削的2支)。 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感知分类。 出示PPT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颜色不同。引导学生说出,有红色的,蓝色的;有方块,有圆球;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 学生尝试分类:看PPT,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新课讲授】 1. 感知分类。 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同时出示PPT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颜色不同。引导学生说出,有带橡皮的,不带橡皮的;有已经削笔尖的有没有削笔尖的。 学生尝试分类: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外放在一起。 2. 明确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整理、示范分类的过程,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分类。出示PPT图片。 3. 学生再次分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例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铅笔型号、按品牌等)将铅笔再次分类。出示PPT图片。 4. 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分类练习】 (1)提供4个不同的杯子, (2)放手让学生按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分类。 (3)交流、评价。 【拓展知识】 1、介绍我国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 (1)分类可以整理信息。 (2)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就把动物分为了虫、鱼、鸟、兽4类。 2、在生活中分类的应用。(PPT出生) (1)垃圾分类 (2)超市货物分类 (3)图书馆图书分类 (4)生活用品分类摆放 (5)学习用品分类收纳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