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6962

11.2化学与材料研制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28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化学,11.2,材料,研制,同步,练习
  • cover
11.2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多选题 1.检验、鉴别、除杂、分离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鉴别羊毛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2.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所以塑料口袋可随便大量使用 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可用来裁玻璃 C.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含铅化合物等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生活中可用食盐除水垢 3.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4.实验室里某学生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A B C D 区分铁粉和二氧化锰 区分蚕丝和涤纶 除杂:除去铜中的氧化铜 除杂:除去CO2中的H2O 方案一 加硫酸铜溶液 点燃闻气味 加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通过NaOH固体,干燥 方案二 加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触摸 通入氢气,加热 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5.下列除杂或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案 A CO2(CO) 点燃 B NaOH 溶液(Na2CO3 溶液) 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C 羊毛和棉线 点燃闻气味 D 稀盐酸和 NaCl 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B.棉花在空气中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向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后得到黄色的溶液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水、氧气 B.盐:小苏打、碳铵 C.有机合成材料:塑料、棉花 D.有机物:醋酸、二氧化碳 8.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 加入适量的醋酸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9.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用肥皂水鉴别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 C.用食盐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涤纶 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袋 B.青花瓷瓶 C.全棉毛巾 D.不锈钢盆 1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花瓶 B.纯棉衣裤 C.塑料桶 D.纳米铜 12.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 D.钙、铁、锌、硒是人体微量元素 13.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A.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用无色酚酞溶液 B.鉴别羊毛和涤纶用灼烧法 C.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用高温煅烧法 D.除去CO气体中少量的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自行车钢圈上镀铬,防止钢圈生锈 B.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应减小灶具进风口 C.用食醋浸泡烧水壶,除去水垢 D.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1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碱式碳酸铜、碳酸 B.营养物质:水、无机盐 C.盐: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D.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碳纤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