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武外教联体初中一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 ①人类的语言具有两大功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表情达意:“表情”就是表达情感,“达意”就是传递信息。但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重视信息交流,而忽略了情感沟通,这和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特殊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②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情感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前者如悲伤、哀愁,后者如羡慕、嫉妒。这些表达虽直接明确,但其实主要用于事后对感情的外在描述,并不经常用于感情的直接抒发。很少见到有人把这些词语挂在嘴边来表达自己的即时感情。 ③中国人受传统文化习惯影响,表达情感更加隐晦,直抒胸臆的手段比较少见,往往把情感混杂在概念信息中来“曲径通幽”。比如在概念意义之外加入褒义或者贬义的情感色彩,同样是“协同合作”的意思,好人就是“团结”,坏人则是“勾结”。称呼别人时,尊敬的用法是“一位”和“您”,不尊敬则是“一个”和“你”。还有些词语字面上不是情感词,却纯粹用于情绪表达,比如詈骂语“垃圾”“人渣”,骂人者和被骂者都不会认为人会变成“垃圾”或者“渣滓”,只是表达极端的蔑视情绪而已。而祝福语、祝贺语等礼貌表达则情感功能大于概念功能,“天天快乐”“永远幸福”在事实层面都是不太可能成立的,只是表达了一些美好的情感。 ④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纠缠,就容易产生一个语言使用的误区:混淆信息和情感,把情绪当信息来进行交流,甚至用情感宣泄来代替理性思考。在公共社交网络上,很多骂战就是因为这种混淆而引发的。比如这样一则评论:“现在还有人有这种脱离时代的想法,是没脑子还是脑子里进了水 ”前半句是一个信息描述,后半句的“没脑子还是脑子里进了水”却超出了信息推断的限度,带上了侮辱性的情感表达。由此带来的后续回应就不会是理性的讨论,可能也是谩骂式的,如“你才是脱离时代的脑残”,如此,交流双方就会陷入一场毫无价值的情绪对抗中。 ⑤除了上述明显的混淆,还有一些隐蔽的情况。有些语言用法混合了信息传递和情绪表达,即使信息传递没有问题,因为情感表达不当也容易引发争论。突出的如语气语调,在书面交流中表现为标点符号,最常见的就是叹号,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加上了叹号,就附加了强烈的情绪。再如表现反问语气的问号,反问句在语义上等于否定性的陈述句,但反问不仅是命题上的否定,还带上了质疑、批驳、讽刺等情感。因此,叹号和反问句都不可滥用,否则情感就会凌驾于事实之上,语气就会变得咄咄逼人,甚至触目惊心。比如:“情况就是这样了!特向大家报告!如有建议,请务必今晚反馈!”明明是请求建议,用了太多叹号,居然带上胁迫的口吻,令人相当不快。网络交流中,经常见到滥用感叹号和反问句的情形,这也是造成情绪对抗的重要原因。 ⑥让信息的归信息,情感的归情感,人际交流会更有效。 (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关于语言情感表达的特殊性,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情感形容词和心理动词不常用来表达即时感情。 B.概念意义相同的词语可能还存在不同的情感色彩。 C.表达美好祝福时,礼貌用语的情感功能大于概念功能。 D.有些词因字面上不是情感词,所以不可用于情绪表达。 2.关于人际交流中该如何处理“信息”和“情感”关系的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语言表达需要区分“表情”和“达意”两种不同功能。 B.使用语言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比信息传递更为重要。 C.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二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 D.信息传递应该处理好情感因素,避免不当的情绪表达。 3.人们在表情达意时易产生哪些语言使用的误区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