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8676

11.《谏逐客书》《与妻书》课件(共6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7090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6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壹 文 初读课文 贰 文 解读课文 叁 文 研读课文 肆 文 课后拓展 目錄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壹 文 初读课文 贰 文 解读课文 叁 文 研读课文 肆 文 课后拓展 目錄 新课导入 知人论世 文体解说 知识链接 读文正音 文言积累 内容概括 课堂检测 素材积累 教学目标 壹 文 揣摩重要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品味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感受气势奔放的说理或抒情,学习古今文人斐然的文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贰 文 叁 文 肆 文 重点难点 壹 文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贰 文 壹 知识链接文体解说知人论世新课导入 初读课文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的这句话想必同学们都已熟知,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两篇文章,鉴赏并学习不同时代的伟大人物。 新课导入 李斯( 一前208年) 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邪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知人论世 李斯( 一前208年) 林觉民(1887-1911) 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1907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将发动广州起义,即归国返乡,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起义时,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 知人论世 林觉民(1887-1911) 李斯( 一前208年) 沧桑不掩英雄气,犹记当年诛寇时。 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 知人论世 林觉民(1887-1911) 《谏逐客书》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谏逐客书》 《与妻书》 知人论世 1911年4月27日,一群年龄平均20多岁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踏上了寻找理想的征程。他们就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后来,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的遗体被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后来广州红花岗也被改成了黄花岗,此次起义便称为黄花岗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