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6143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训练.docx

日期:2025-10-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31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华师大,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1、赫鲁晓夫改革中发展农业的措施不包括( ) A.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 B.增加农业投资 C.平反冤假错案 D.大规模垦荒,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答案:C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解题抓住关键词“农业”,平反冤假错案是政治方面的。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情况不包括:( ) A.不顾苏联自然条件,强行开展“玉米运动” B.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 C.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但不彻底 D.盲目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超美国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依据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农业领域自留地,开荒,种玉米;工业领域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把中央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所以选B。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3、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这一做法始于( ) A.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B.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C.大清洗运动 D.1953年斯大林逝世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始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4、比较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其共同点是( ) A.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危机 B.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D.都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 答案:A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通过以上选项,比较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可以得出共同点是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危机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5、他为了改革,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位前苏联领导人是( ) A.安德罗波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赫鲁晓夫在改革时期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后果》的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A、C、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 点评:考查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7、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不切实际的指导思想 C.本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 答案:A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点评:考查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B.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答案:A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斯大林模式当时在苏联已经根深蒂固,苏联历届领导人都试图进行改革,但大多摆脱不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赫鲁晓夫的改革也是如此。 点评: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 9、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A.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B.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C.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不能急于求成 答案:B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