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67632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件+ 作业单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05541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作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 13个会认的生字;9个会写的字。2.听老师讲故事,再朗读诗歌,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故事导入 简介导入都可以)3 . 猜词义的方法。 4 .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前读后写) 第一课时 一、读诗题导入 1.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板书:雷锋叔叔 ①完成生字书写: 锋 ②雷锋简介: 雷锋原名雷正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任战士、班长。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名字人们很熟悉。雷锋是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七岁就成了孤儿。他1960年参军,才20岁,在部队里表现非常优秀,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只有22岁。“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是人们对雷锋的赞誉。 当雷锋因公牺牲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党和部队领导都为他题了词,其中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课件出示)并且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永久为“雷锋班”。 2.补充诗题,读诗题 题目看起来像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要跟随作者一起寻找雷锋叔叔在哪里。 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 (1)教师提出要求:①标一标诗歌各小节的序号。②自由读诗歌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③圈出二类字,口头组两个词。④圈出一类字,批注字音、部首,口头组词。⑤同桌分小节朗读诗歌。 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 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小结:“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字注意是平舌音,“顺”字要注意读翘舌音。 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迈开、需要、献出”。 3.认读词语。 ①自由读一读。 ②词语中生字注音齐读。 ③去拼音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并纠正。 ④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①形声字识字:泞=氵+宁,氵表义,宁表声。地面因有水而成为泥浆。文中词语泥泞。 ②加一加:瓣=辛+瓜+辛,迈==辶+万 ③结构比较:蒙和莹都是草字头,它们都含有相同部分草字头和秃宝盖。 ④熟字组词。迈:年迈 迈步 迈开 需:需要 需求 急需 献:献出 献花 献宝 瓣:花瓣 瓜瓣 豆瓣 精讲第1.2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路过了哪些地方?他做了什么好事?交流后梳理填空。 2.指名读第1小节。作者要寻找雷锋的足迹,什么叫“足迹” 预设:脚印 为什么不写成“脚印”呢?“足迹”更有诗歌的韵味。这毕竟是诗,诗要有诗的声音,诗要有诗的意蕴。足迹在诗里就读得朗朗上口。可见,寻找一个人的足迹,也就是寻找一个人去过哪儿,到过哪儿,出现在哪儿。 3.他找的急不急呢?从哪儿看出着急? 连续两处你在哪里,一次比一次急。一个结尾逗号,一个结尾问号,可见一次比一次急,急得都向小溪询问,小溪能回答他吗?一起读一读第二小节。 文中还有一处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作者找到雷锋叔叔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3小节问,2.4小节回答了雷锋叔叔在哪里。 指名读第1.2小节。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 抓住长长的小溪体会这是一条长长的小溪,“足迹”和“脚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里要有“脚窝”呢?请看图,溪边原本就很湿滑,此刻下着雨,路上有水又有泥。这样泥泞的路上,雷锋叔叔用力一踩就是一个脚窝,他的脚窝一个接一个,沿着小溪伸向远方,在这样的小路上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想象: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在泥泞的小路上会怎么走路呢?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他紧紧抱住这个孩子,即使雨水淋透了他的衣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