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旗的方法》教学设计 课题 升旗的方法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5 教材分析 《升旗的方法》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装置、动滑轮装置,认识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的结构及作用;并在深入的对比观察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特点。聚焦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与作用。。 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四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1.认识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能找出生活中运用到的更多滑轮的原理。探究实践 能够组装滑轮进行实验,认识两种滑轮不同作用。态度责任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从而产生对机械的兴趣。 重点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及各自的作用。 难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升国旗的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升旗的图片,创建科学情境,加强讲解作用力方向和受力方向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和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为突破重点、难点做好准备。2.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示(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有目的的去学习。)3.出示旗杆顶上的滑轮,让学生注意到滑轮装置,从而引入新课 水牛、牛背鹭查阅资料水牛:在陆地上行走动物牛背鹭: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翔交流 1.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有目的的去学习。2.让学生明白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科学 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滑轮1.提问:滑轮是一种怎样的装置呢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滑轮,让学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2.教师进行小结3.设疑: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 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继续学习。活动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一)组装定滑轮1.老师:你们能使用桌子上的仪器组装一个跟旗杆上一样的滑轮吗?(二)组装动滑轮1..老师提问:你们还能组装不同的的滑轮吗? 2..老师展示动滑轮的图片来提示。(三)归纳两种滑轮的不同特征1.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 小结:老师利用多媒体图片总结两种滑轮的特点。活动三:通过对比实验 发现两个装置省力方面的特点1、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视频(把重物用滑轮吊上四楼)2、.提出问题:两种装置都可以将重物运到四楼,那么选哪一种方案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呢?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装置更加省力?老师:哪个小组说说,实验后你们又有什么发现?(省力、不省力)4.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钩码质量/克测力计读数/牛直接垂直提升定滑轮提升动滑轮提升100200300谈话:通过你们的实验结果,你们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滑轮呢?说说你们的理由?5. 谈话:我们借助滑轮成功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冉冉升起的国旗,提升中国速度的吊塔等都离不开滑轮的助力。活动四:课堂总结让学生简单的说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然后老师借助多媒体图片来总结。 定滑轮:固定的不移动,改变力的方,不省力滑轮 动滑轮:移动,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活动五:拓展学习: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谈话: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在利用滑轮?2.老师借助多媒体出示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让学生课后多多观察还有哪些地方在利用滑轮,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1.学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2.交流讨论:滑轮的形状喙、足、翅膀、羽毛、呈纺锤形1.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定滑轮,并且相互讨论。2.学生分组讨论开始试着组装动滑轮。观察图片交流动手组装动滑轮。完成后分别请两组学生展示自己组装的定滑轮和动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