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70924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表格式 共35页)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3065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
  • cover
新课标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四年级 主备人 授课人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品质” 单元概述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和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挑山工》主要讲述了登泰山时“我”遇到一位挑山工,并从挑山工的行动和朴实的话语中悟出了一条人生哲理 核心素养 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总结课文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和同学交流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思维能力:能仿照例句,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话 审美创造: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二、学情分析与学习条件支持 主题学情分析及学习条件支持 本单元的课文人物品质有关,学生与里面的内容有年代感,通过出示图片、播放视频令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教学时以默读和讨论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和有选择地读等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认识、感悟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人物描写中感悟人物品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三、单元与课时学习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4.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5.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6.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各课时任务设计及学习活动(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课题 22古诗三首 课时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课时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5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课 时 一 课前三分钟 诵读古诗 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任务/活动一 1.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古诗三首》。 (2)师引导: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记得最熟的是哪首古诗?可以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3)生交流,师适时点评。 (4)师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唐诗,是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这些诗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自己的疑问。 任务/活动二 1.初读古诗。 (1)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2)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借助课文注音读准字音,借助课文注释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