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一年级语文 主备人 授课人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家人”为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4篇课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形式丰富,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单元概述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学时要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并注意在本单元学习中有层次地推进。 核心素养 《夜色》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要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及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的由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彩虹》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与学习条件支持 主题学情分析及学习条件支持 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加以介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三、单元与课时学习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46个生字、5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来×去”,尝试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课时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课 时 一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 时 二 1.能背诵古诗。 2.体会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课 时 三 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色、外”等7个字,认识厂字头1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 时 四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 时 五 1.了解“糯米、裹着”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2.会写“节、米、分”3个字。 3.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课 时 六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课 时 七 1.认识“眉、鼻、嘴、脖、臂、肚、腿、脚”8个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读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提升学生的语感。 3.进一步掌握点在正上方、左上方或右上方的书写笔顺规则。 课 时 八 1.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2.熟练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四、各课时任务设计及学习活动(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课 时 一 课前三分钟 8 《静夜思》 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任务/活动一 1.复习古诗,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名背。 (2)复习已学的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赠汪伦》。 (3)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4)简单介绍李白。 课件出示: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有将近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主观抒彩浓烈。其中,他的绝句清新明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思。 任务/活动二 2.温故知新,引出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