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71892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866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解析,答案,文字版,必修,选择性
  • cover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下图是某人工池塘中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鱼和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c/a×100% B.d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若在自然水域,如果定时计量,草鱼同化的能量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 D.草鱼同化的能量分为两部分(h+i)流向分解者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包括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呼吸消耗量);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靠消耗初级生产量来制造有机物质或固定能量,它们的生产量称为次级生产量。如图表示某湖泊夏季的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初级生产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次级生产量 B.该湖泊水深6m时的次级生产量大于净初级生产量 C.随着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是光照强度和温度下降所致 D.若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点所示的状态,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流入流动渠道 B.人类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 D.兔子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少部分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 4.农业生产中的谚语是劳动人民一代代积累的经验,是一种宝贵财富。下列的农业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杂草、害虫的种群数量要控制在K/2前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描述的是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促进增产 C.“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合理密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D.“肥料不下, 稻子不大”———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肥料 5.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1/5来自兔,2/5来自鼠,2/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10g体重,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 A.600g B.4600g C.650g D.5600g 6.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与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B.光合作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或释放的氧气量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强度,进而减少能源物质消耗 D.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细胞呼吸而散失 7.某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生产者。在某一时间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 B.若c>0.2b,则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易受到影响 C.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关系为:a>b>c>d且a>b+c+d D.因为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所以乙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少 8.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④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的粪便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9.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在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