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91605

【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备课三年级科学下册3.10声音的传播(苏教版)课件(40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294250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PPT,40张,课件,苏教版,传播
    (课件网) 10 声音的传播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目 录 1 核心素养 2 3 4 5 6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制作、安装、正确操作实验装置,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实践: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态度责任:认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现象与特征。重点 ※设计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控制实验条件。难点 新知讲解 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上课了! 我听见上课的铃声了! 新知讲解 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声音的传播实际是声波的传播。发声处是点波源,产生的是圆形波,就像石子激起的水波一样,所以能向各个方向传播。同学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穿过空气到达人耳;在校园各处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从发声处向各个方向传播。 新知讲解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新知讲解 实验猜想:钟罩里的空气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也越来越_____(填“小”“大”或“不变”) 实验材料:钟罩、闹钟、乳胶管、抽气筒。 1.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实验步骤:(1)让闹钟发出声音并将其放置在钟罩内,倾听,看能否听见闹钟的声音。 新知讲解 (2)把钟罩内的空气抽掉,形成真空,倾听,看能否听见闹钟的声音。   铃声有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开始能听见闹钟的声音,是因为闹钟振动发声,会使周围的物质也产生振动,从而使声波经过闹钟→空气→钟罩→空气→人耳。在真空状态下,只能看见闹钟的闹铃在动,说明闹钟在发声,因为在它的周围没有任何物质来帮助它传播,所以听不见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新知讲解 研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新知讲解 2.探究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 实验目的:听一听浸没在水中的手机的铃声。 实验猜想:当手机浸没在水中的时候,我们_____听到手机铃声。(填“能”或“不能”) 实验材料:水槽、手机、防水袋、铁架台、水。 实验步骤:(1)先设置好手机处于外放铃声状态,听一听铃声的大小。 新知讲解 (2)将手机放入防水袋中,封紧防水袋,并将手机置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听听铃声大小有什么变化。 手机要用防水袋密封起来哦!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开始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当手机浸没在水中时,依然可以听到铃声,但铃声会变小。 实验分析:当手机浸没在水中时,依然可以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声音变小,说明声音传播的效果与介质有关。 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新知讲解 研究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 新知讲解 3.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材料:一个多边的桌子。 实验猜想:声音_____在固体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实验步骤:(1)一名同学轻挠桌面,另外三名同学站着听一听。 新知讲解 3.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2)三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不同部位,再听一听。 两次听到的 声音一样吗?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站着时可以听到挠桌面的声音,当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时,听到的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 实验分析:当站立姿势听挠桌面的声音时,挠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当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时,声音传播的介质就变成了桌子(固体)。因此两次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 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新知讲解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 析 桌子、水、空气分别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代表。 实验中可以发现隔着空气、水和桌子都可以听到声音,说明物质可以传播声音。其中,隔着桌子和水听声音效果较好,隔着空气听到的声音比较小,因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