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91884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鲁科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73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化学,高一,2019,科版
  • cover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H++CO= CO2↑+H2O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Ba2+ + OH- + H+ + SO = BaSO4↓ + 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醋酸:HCO+ CH3COOH = CH3COO- + H2O + CO2↑ 2.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本草经集注》中有“孔雀石(碱式碳酸铜)投入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碱式碳酸铜属于碱类 B.“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中“剪刀冷”说明金属熔点低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l2与水反应:Cl2+H2O=2H+ +Cl-+ClO- B.Cu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SO+Ba2+=BaSO4↓ C.K2CO3溶液与足量稀硫酸:CO+2H+=CO2↑+H2O D.Ca(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Ca2++HCO+OH-=CaCO3↓+H2O 4.二氧化硒(Se)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在回收过程当中涉及到如下化学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每有0.6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1.2NA B.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KI是氧化剂,SeO2是还原剂 D.SeO2、H2SO4(浓)、I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 5.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及依据正确的是 A.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所以NaHSO4属于酸 B.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C.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D.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7.“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B.根据物质是否导电,将纯净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根据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8.下列各种情况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碱性溶液中:S2-、、、Na+ B.含有大量的溶液:H+、Fe2+、、Cl- C.由水电离出的c(H+)=l×l0-12mol/L的溶液中:K+、Na+、Cl-、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 9.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SO2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10.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②SO、③Cl- 、④HCO 、⑤CO 、⑥H+ 、⑦Cu2+ 中的几种, 且每种离子的个数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 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不含的离子有④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11.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例如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