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多选题 1.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2。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炼倭铅过程只发生分解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2.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温室效应 B.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①转化中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增加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O2C+O2 3.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16gFe2O3,通入CO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了2.4g。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8.4g B.玻璃管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是13.6g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g D.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是11.2g 4.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向装有20g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适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B.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C.该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会污染空气 D.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 5.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炼铁原理,从13.6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提取铁,向该混合物中通入足量的CO并灼热至完全反应,所得固体质量为11.2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 B.该实验需要CO总质量为4.2g C.该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50% D.反应生成CO2的总质量为6.6g 二、选择题 6.在炼铁核心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 A.Fe2O3 B.CO C.Fe D.CO2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在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 B.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 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通过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 9.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C.用乙装置可检验二氧化碳和防止CO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CO,再移去酒精喷灯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色的固体变成黑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的固体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12.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对应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A.铝的自我保护 4Al+3O2=2Al2O3 B.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 Cu+2AgCl=CuCl2+2Ag C.高炉炼铁原理 Fe3O4+4CO3Fe+4CO2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2Fe+6HCl=2FeCl3+3H2↑ 1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铁矿石冶炼成铁 C.品红在水中扩散 D.铁水铸成铁锅 14.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两个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