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01889

《制作风筝》 教案

日期:2024-11-26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3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制作风筝,教案
  • cover
《制作风筝》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制作风筝》是三年级下册劳动技术中的一课。风筝是一种集扎、糊。绘、放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蕴涵着知识和美的享受,具有审美功能,深受国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教材编排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整篇教材包括百宝箱、金点子、巧手站、聪明泉、小看台五个板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风筝的知识和制作的工具、材料;第二部分用图片介绍菱形风筝的制作要领;第三部分通过放飞,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小书签、小名片,对基本的扎、剪、糊等技能已初步掌握,对常见的材料、工具也已熟知。劳动于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联通性和系统性。因此,学生的活动不必零起点,可以把《制作风筝》与学生这些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其实,这也符合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结合教材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风筝,了解风筝放飞的原理;能力目标———学会制作菱形风筝,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好习惯,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积极情感,形成生活的乐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强化动手能力,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用扎、糊、绘的方法制作一只美观而且性能良好的菱形风筝,感受动手动脑的实践乐趣。 难点:加工骨架时注意对称的问题。 四、教学设计 (一)、欣赏激情(2—3分钟) 1、你喜欢风筝吗?为什么?你知道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吗?(1:要有一定的风力; 2:风筝本身必须有迎风的倾斜度; 3:要有来自放飞的牵引力,即拉力;) 2、课件出示各种风筝,带领学生走进“风筝展览馆”欣赏各种风筝,同时简介风筝的分类(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串式风筝、桶行风筝) 3、出示菱形风筝实物(属于板子风筝),出示课题 〔新课标指出:小学3———6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活动。教学一开始,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环境———风筝展览馆,不仅使学生简单地了解了风筝的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在情感和行动上的参与意识〕 二、探究过程(5分钟) 观察:每个小组发一只风筝 你也想自己做一只风筝吗?请小组同学仔细观察你们组的风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般会从材料、结构方面去说,我在此引导学生认识做风筝的材料,知道为什么用这些材料,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 〔这一环节以实物引入,为学生的制作树立了榜样形象,使学生在呆会儿制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研究步骤 ⑴学生看书,了解菱形风筝的制作过程 ⑵、交流菱形风筝的制作过程 玩“排排队”的游戏:(课件出示)打乱课文“巧手站”中菱形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学生重新排序,加深印象。并板书。 在排序的同时随机解决难点:加工骨架时注意对称的问题。37厘米的竹丝怎样找到中点使两边对称?50厘米的竹丝 、 怎么确定?让学生用实物投影仪演示解决办法。(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提醒学生应该使用省时、方便、科学的方法。) 〔当遇到疑难问题时,我把解决问题的义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于骨架的粗细,我准备了两副竹丝,一副请专业人员加工成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