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13835

15《我与地坛(节选)》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3067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壹 第一部分: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 1967年 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1969年 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1972年 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8年因患肾病后发展为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 在轮椅生涯里勇攀文学高峰 2010年年初,史铁生因肺炎进医院抢救,后突发脑溢血去世。根据遗愿,捐献其器官。 鲁迅文学奖 老舍散文奖 作家评论奖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作者语录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 写作背景 史铁生不幸下肢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曾一度精神几近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下,他来到了地坛。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力量,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自救。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地坛成为他精神栖居的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贰 第贰部分:整体感知 正字音 坍圮( ) 剥蚀( ) 玉砌雕栏( ) 恪守( ) 亘古不变( ) 撅( ) 肆意( ) 窸窣( ) 譬如( ) 熨帖( ) 猝然( ) 步履( ) 倔强( ) 隽永( ) tān pǐ bō shí qì kè lǚ sì gèn juē cù yù tiē pì xī sū juàn jué 整体感知 文章节选了两部分,阅读文章,概括这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我与地坛 我与母亲 叁 第叁部分:研读文本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我与地坛之间有什么缘分?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2段: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第3段: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第4段: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第5段: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里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思考“我”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第1段: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第3段:“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失魂落魄的人” 第5段: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 我被社会遗弃 同病相怜 荒芜冷落 失魂落魄 我与地坛 3、作者在地坛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有什么感悟? 我与地坛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在地坛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 特点:古旧沧桑 破败荒芜 冷落沉寂 感悟:从地坛的沧桑变化中,看到了人生的真相; 在满园沉静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 我与地坛 作者在地坛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 第5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