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9475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6956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 )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件) 生产工具数(件) 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77 68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31 21 河北兴隆古洞沟 87 85 52 河南辉县周围村 93 69 58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170 91 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 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 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2.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图1 图2 A.耕作区域扩大 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农用动力革新 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 3.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有利于( ) A.分散的手工作坊消失 B.工厂制度的兴起 C.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 D.工人阶级的崛起 4.下表是欧美主要国家的农业人口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例(单位:%)。这反映了( ) 国家 1820年 1850年 1870年 1910年 英国 46 22 15 6 德国 80 65 49 18 法国 75 64 49 42 美国 75 65 50 33 A.英国的农业发展速度低于他国 B.农业大规模经营条件远非成熟 C.法国社会人口的流动速度最快 D.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并行推进 5.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 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 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6.明代,用牛耕田,南北皆较普遍。但也有许多地方用人力耕具。如嘉靖年间,湖北郧阳山区,使用人耕农具,“力省而功倍”,“百姓赖焉”;江南地区,有一种人力耕具,“一人一手之力,足敌两牛”。这主要表明当时( ) A.重视发挥人力数量优势 B.区域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C.传统农耕技术停滞不前 D.坚持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7.2022年11月30日,中国航天员乘组6人,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首次“太空会师”。航天员太空居所的扩容,折射了载人航天30年跨越发展。下列对中国航天发展理解正确的有( ) ①展示了国家自主研发能力 ②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③标志着中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世界领先④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8.1829年伦敦建立了第一支现代专业警察队伍;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1840年代英国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市政当局也开始有计划清理岔民窟。这些举措旨在( ) A.缓和阶级矛盾 B.扩大议会权利 C.解决经济危机 D.镇压工人运动 9.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工业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 B.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C.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D.金融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势力结合 10.1833年英国工厂法规定,所有13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儿童每天要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用没有厂医的年龄证明书和教师的入学证明书的儿童,就得受罚。儿童每个星期一早晨要提交入学证明书,证明他在上周的6天中每天入学至少2小时。上述规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解放的深入 B.国家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C.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D.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的需要 11.归纳概括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以下选项中主题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