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33885

9.《短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30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短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题 短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三首短诗均出自冰心的诗集《繁星》,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是冰心作品永恒的主题。《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展开,将回忆的场景具象化,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繁星(一三一)》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和花香,抒发了对大海的热爱与赞美,连用三组排比与反问,句尾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繁星(一五九)》也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作者以鸟儿自喻,用天上风雨来了鸟儿归巢比喻自己心中风雨来了躲到母亲的怀抱。 二、学生分析: 上一课时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现代诗的语言“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初步了解了现代诗“格式不一、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更易激发学生的共鸣,进入情境。 三、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关键词句“永不漫灭”“思潮”“心中的风雨”的含义。 2. 通过想象画面、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 由诗入情,通过诗歌唤起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关键词句,通过想象画面、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体会 诗歌表达的情感。 难点:由诗入情,通过诗歌唤起自己的感受。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 术?在哪些环节如何使用?预期效果?)   微课制作技术贯穿整节课堂,在朗读环节,诗歌的配乐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共情,本课教学中会插入朗读配乐,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诗歌意境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一)复习导入,以情入境   1.复习旧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冰心的三首短诗,通过反复朗读,我们体会了现代诗的韵味,相信你已经背过了!按下暂停键来背一下吧! 2.导入新学 天上的风雨,耳边的海浪声,都是作者永远无法忘记的回忆。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作者那些永不漫灭的回忆!这是本节课的学习单。(出示学习单) 1.背诵上节课学过的三首短诗。 2.浏览学习单。   借助图片引发共鸣,走进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二)有声有色,想象画面   1.我们来看学习单第一个任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象:我觉得作者和妈妈一起在园子里数星星、听故事。   2.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闭上眼睛用心想一想。听一听我的感受吧!   (师配乐朗读) 3.这些回忆就在作者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现着,让她永远无法忘记!所以作者说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漫灭:磨灭,永不漫灭就是永不磨灭!说明作者对往事的难以忘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美好回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4.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里,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1.想象情景,描述透过诗歌看到、闻到、听到的画面。 2.用心想象,进入情境 3.理解“永不漫灭”,体会本诗表达的情感。 4.跟随伴奏再次朗读。   借助图片、音乐伴奏,展开想象,反复朗读,读出作者的想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三)有情有思、体会情感   1.面朝大海,作者的思绪就如潮水般涌来,在《繁星(一三一)》里,作者用哪一个词语来表达她绵延不断的思绪? 是的,思潮。在诗中思潮也指作者激动的情绪。为什么面对大海有无限的思绪?   作者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她说:“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的寄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