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39339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0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培优卷,练习,同步,古代诗歌五首,21课,语文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liǎo)。 B.荡胸生曾云,决眦(cì)入归鸟。 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D.浩(hào)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的“了”读“liǎo”表示未尽. B项中,"决眦"一词的正确读音是“jué zì”,而不是“cì”。这里“决”应读“jué”,意为裂开,而“眦”应读“zì”,指的是眼角。所以整个词“决眦”表示的是“极力张大眼睛”的意思,用来形容诗人杜甫在观赏泰山时被其壮丽景色所震撼,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 C项的“豚”读“tún”指的是小猪, D项的“浩”读“hào”表示广阔,都与原句中的语境和意思相符,因此读音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诗句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C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ABD.正确 C.句意为: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按形式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楚辞、乐府诗等。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B.“阴阳割昏晓”中“阴阳”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 C.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佛”,与李白合称“李杜”。 D.“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陆游。 【答案】A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诗句与人 【解析】【分析】A.正确。 B中的“阴阳”指泰山的北面和南面: C中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D中唐宋八大家,宋代还有一个是曾巩,而非陆游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二、默写 4.古诗名句默写。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激发人生思考。读一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让我们领悟到时空亘古不变而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读一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人借“   ,  ———让我们读懂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读一读陆游的《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启迪。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  ———激励我们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读一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感染着我们。 【答案】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一览众山小;落红不是无情物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怆、涕、缘 故答案为: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一览众山小;落红不是无情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