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碱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工业上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石变成石灰石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粉碎和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SO2的吸收率 C.该流程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D.吸收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Ca(OH) 2 SO2 O2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氧化铁、五氧化二磷、水 B.混合物:煤、石油、天然气 C.酸:盐酸、硫酸、高锰酸钾 D.碱:火碱、纯碱、消石灰 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食盐--氯化钠 B.水银--银 C.石灰石--碳酸钙 D.纯碱--碳酸钠 4.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液体A 气体B A NaOH溶液 CO2 B NaOH溶液 O2 C 浓硫酸 H2 D 稀硫酸 NH3 A.A B.B C.C D.D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B.二氧化碳 冰 CO2 C.乙醇 酒精 C2H6O D.碳酸钠 小苏打 NaHCO3 二、选择题 6.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高温煅烧 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稀H2SO4区别NaOH、K2CO3、BaCl2三种白色固体 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碳酸钠 纯碱 NaCO3 B.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C.银 水银 Ag D.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8.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C.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净水,利用其具有吸附性 B.水可以灭火,利用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石墨可以做电极,利用石墨具有导电性 D.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土壤,利用熟石灰呈碱性 10.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烧碱固体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氯化钠固体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12.根据特点对不同物质进行比较、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中,其名称、化学式和属类都正确的是( ) A.干冰﹣H2O﹣氧化物 B.水银﹣Ag﹣金属单质 C.碳酸氢一H2CO3﹣酸 D.苛性钠﹣NaOH﹣碱 13.实验室盛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14.晓晓同学需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右盘上垫纸称量12 g NaOH固体 B.用100 mL量筒量取88.0 mL水 C.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D.用药匙搅拌,加速NaOH溶解 15.下列物质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浓硫酸 三、综合应用题 16.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降低“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填字母)。 a.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采用节能技术 d. 利用太阳能、风能 (2)“碳中和”目的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