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十二章 22.1 生物的遗传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课程讲解 总结与课后作业 目 录 学习目标 1. 生物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DNA结构及其作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生物遗传现象。 你能想到什么俗语呢? 新知讲解 父母与子女为什么长得像?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 相似性———遗传 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对遗传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 一、遗 传 动物的遗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 植物的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学上把生物体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等称为性状。 脸型 毛色 眼睛形状 肤色 体型 酒窝的有无 人的血型 血压 肺活量 形态结构 生理特性 认识生物的性状 生理特征 所有的性状肉眼都能观察到吗? 苹果的味道 红绿色盲 人的血型 二、生物的性状 人有哪些性状呢? 行为方式 惯用左手 左右手嵌合 二、生物的性状 什么是性状? 孟德尔种了8年的豌豆,对豌豆的很多种性状的遗传做了深入的研究,同学们,在这个故事里,孟德尔最终发现了什么? 为何像? 孟德尔认为,在豌豆植株中一定存在各自独立的遗传因子控制着各种性状的遗传,控制每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来自母本,另一个来自父本。 基因(gene) 为何像? 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 1890年———1891年德国科学家对多种生物观察研究,证实: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 ,且不是 一半,是 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减少一半 任意的 每对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父亲 母亲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子女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对 对 条 条 对 对 子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R R r r R r R r R r 染色体携带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下一代! 讨论: 1.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尝试解释自己与父母具有相似性状的原因。 1.遗传: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 2.性状:生物体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 5.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对存在; 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课堂小结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