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53511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导学案(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92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活动课,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
  • cover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1.结合全球化三个时代简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文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结合学者相关撰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的推动作用及提出的新课题。(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知识梳理】 信息革 命含义 信息革命是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 信息革 命发展 历程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 (1)解决信息分享的问题。 (2)大大提升了猿对世界的认知,加快了猿的进化速度,这也是人类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 (1)解决信息记录的问题。 (2)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一。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纸和印刷术 (1)解决信息远距离传输的问题。 (2)印刷术的出现,让信息可以大量地远距离地进行传播,加快了文明的发展速度,同时可以使文明用更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进行渗透,各种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第四次信息革命:无线电的发明 (1)解决信息远距离实时传输的问题。 (2)电报、广播让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的出现 (1)解决远距离多媒体传输的问题。 (2)电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物,它信息量大,媒体形式丰富,大大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模式 信息革 命发展 历程 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 (1)让信息实现双向交互传输。 (2)互联网不仅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传输,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还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现代信 息技术 对文化 传播的 影响 (1)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为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更为便捷的物质载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瞬间便可到达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交流与共享。 (2)内容:新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更加丰富、灵活、多样化的形式向人们展现。 (3)规模: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通过人类文化跨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社会进入了实时性、多元化的文化共享时代。 (4)效果:促进了人类文化共享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元文化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的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思维拓展】 信息网络条件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挑战: (1)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信息革命在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开辟民意表达途径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一是西方国家在信息领域的霸权地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信息网络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和武器。三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挑战。四是信息网络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受到挑战。 (2)网络文化安全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化,由于具有高度无序化、难控制、“无政府”、“自由化”的特点,往往容易带来文化多样性危机、信息污染危机和文化结构危机,容易诱发重大的网络文化安全事件,严重阻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公害。当前我国面临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渗透性安全威胁、变异性安全威胁、侵害性安全威胁、腐蚀性安全威胁和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