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一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据材料可知,当时美苏( ) A.丧失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B.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C.存在严重猜疑和不信任 D.形成对峙的两大阵营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欧洲为战略重点,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三部曲”;1949年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美国旨在( ) A.服务于自身的战略需要 B.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提升欧洲的经济影响力 3.1959年,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会上最吸引苏联民众眼球的是控制随机存取法电脑,它能够回答近4 000个预设问题,这些预设的问题大多宣传美国的价值观。这表明( )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意识形态宣传是冷战的重要方式 D.美苏争霸重心转向科技领域 4.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认为,北约在军事上起的作用,与“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的作用别无二致。二者都( ) A.加深了欧洲的裂痕 B.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C.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5.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期间,虽然没有出现局部热战,但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危机,一是1958年开始的第二次柏林危机,二是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两次危机给当时世界带来的最大风险是( ) A.恐怖主义 B.气候变化 C.军备竞赛 D.核战争 6.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不断向外扩张,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战争脱身后,处境有所改善。同时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日渐壮大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国际关系面临重大调整 B.两极格局已经无法维持 C.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 D.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7.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 ) A.苏联解体 B.北约东扩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8.1975年1月,纽约州州长休伊·凯里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丰裕时代、玫瑰和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呼吁州内各级政府量力而行,在可见的未来,我们都要准备好过苦日子。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财政开支扩大的趋势 B.社会福利增加的倾向 C.经济陷于“滞胀”的现实 D.国家加强调控的必要 9.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间,法国政府的职能部门由19世纪的两三个部发展到近30个部,公务员人数也增加了近3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福利国家的建立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国家干预的加强 D.产业结构的调整 10.20世纪40—70年代,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从1 508万人增加到5 105万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间阶层的出现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社会结构的变化 D.社会运动的推动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若干新变化,在社会结构方面,产生了一个庞大而相对稳定的“中间阶层”(又称“中等收入群体”)。这一“阶层”的形成(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B.表明资产阶级逐渐分化 C.推动了“福利国家”的建立 D.有利于缓解贫富两极对立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有人形象地说“高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主义的分配’”。导致有些人不愿意去干活,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福利制度( ) A.惠及低收入阶层 B.存在着一定弊端 C.消除了社会矛盾 D.降低劳动者品质 13.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在1968年散发的一个小册子中提出一系列诉求,包括明确要求哈佛废掉校园里的“预备军官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