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56554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日期:2025-10-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11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美景奇观”学习任务设计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在本单元的篇章页,第一部分导语点明人文主题: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本单元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交流平台”“初试身手”《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习作”五部分内容,每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从编排体系来看,整个单元组成了一个习作指导的阶梯式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样的编写体例,也是在提醒我们教师,不要割裂地进行单篇分析品读,而要围绕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点进行整体规划。 《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习作方法,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去写。“交流平台”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提供范例,其功能是继续体会写法;“单元习作”《游 》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最终形成习作成果。 本单元体现出整体编排,层递式训练特点。下面,再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一单元核心要素,我们逐课来解读。 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从课文内容来看,《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并着力描写孔隙狭小的特点。两篇课文描写对象不同,却都有着明确的写作顺序,便于学生借助课文,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从课后习题来看,《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习题都聚焦于本单元训练点:1.按一定的顺序写景;2.作者是怎样把景物特点写清楚的。 “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对如何写游记进行回顾、梳理。教材呈现同学交流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把特别吸引自己的景物作为重点写下来,也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写景。 “初试身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练习表达,教材安排了两项内容,泡泡语提示写好过渡句:通过这两项练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按照顺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继续体会写法。《颐和园》按照游览的方位顺序依次描写所见景色,一步一景,顺序清晰。旁批提示课文按作者游览地点的变化顺序写景;课后题让学生补充游览路线,启发学生了解例文游览方位的顺序。《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到近,依次描写天山的美景;课后题同样提示游览顺序。第一处旁批,提示学生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景色,很有条理;第二处旁批总结了野花的特点,暗示要写清楚印象深刻景物的特点。 单元习作《游 》,要求学生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下来,写出景物特点,并用上过渡句串联景点。 由此可见,“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在单元的每一课教材中都有体现,不仅有“教”和“学”,还有配套的“练”和“用”的训练环节,逐步由课内转向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转换。从教中学、学中练、练中用,到用中评,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真实的经历写作的全过程。 这种结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经历“感知理解———提炼总结———尝试运用———独立综合”的层级式递进的学习过程,也决定了老师教学上的层级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