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7577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67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8884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课,范进中举,课件,67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大喜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代科举考试的真实写照 新课导入 22 范进中举 科 举 制 度 介 绍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没落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院试(童试): 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秋闱): 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古代科举制度】 会试(春闱): 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第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把握小说故事情节,感知范进这一人物形象。(重点) 2.理解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领会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讽刺效果。(难点)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黑暗现象的深刻揭露。(重点) 学习目标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第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作者名片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儒林外史》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 背景介绍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绾头发( ) 啐( ) 作揖( ) 带挈( ) 相公( ) 醺醺( ) 行事( ) 长亲( ) 腆着( ) 报帖( ) 解元( ) 荼毒( ) 轩敞( ) 拙病( ) 商酌( ) 星宿( ) 忌讳( ) 后襟( ) 锭子( ) 攥着( ) 少顷( ) cuì yī qiè xūn hánɡ zhǎnɡ tiǎn jiè tú xuān zhuō zhuó xiù huì jīn dìnɡ zuàn shǎo qǐnɡ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tiě wǎn xiànɡ 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 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 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屠户……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 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世先生同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