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2710

第三单元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25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
  • cover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 序号: 编号: 学习时间: 月 日 使用人: 审阅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重点)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难点) 【课前导学】 (一)《式微》 1.熟读诗歌《式微》,注音:邶( ) 2.写一写: 式微 式微式微, ? ,胡为乎 ? ,胡不归? ,胡为乎 ? 3.译《式微》 (1)解释下列词语: 式微:( ), 邶风:( ) 微君之故:(微: 君: ) 中露:( ) 微君之躬:( ) 躬:( ) 借助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 4.感知《式微》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情感? (二)《子衿》 1.读准字音和节奏:衿( ) 宁( ) 嗣( ) 挑( ) 达( )阙( ) 2.写一写: 子 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 3.译《子衿》 (1)解释下列词语: 子: ( ) 衿:( ) 悠悠:( )宁 :( 佩:( ) 挑达( ) 城阙( ) (2)借助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 4.感知《子衿》 《子衿》描写了怎样一个事件?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 【课堂探究】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请读一读全诗,圈画出韵脚,体会一下音韵的和谐之美。你能不能简单分析一下重章换字的结构形式?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回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布置作业】 【学后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二课时 序号: 编号: 学习时间: 月 日 使用人: 审阅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情感和手法。(重难点) 【课前导学】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字 ,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 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与 、 、 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 》。骈文代表作《 》 孟浩然(689--740)( )人,( )代( )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 )”。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 )( )。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2.律诗的常识 (1)律诗和绝句都是 诗的一种,律诗规定全诗有 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 、 、 、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每首律诗中间两联必须 。偶句要求 。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分为两类: 、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熟读诗歌,注音:城阙( ) 宦游( ) 歧路( ) 2.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解释下列词语: 城阙: 三秦: 五津: 宦游: 歧路: 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