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4517

湘科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7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
  • cover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初识大自然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关于“什么是大自然”学生不容易回答,但要回答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学生还是有许多经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的。因而,本课第一个活动“大自然里有什么”,旨在引导学生调取已有认知经验,并加以梳理和提升。这其中包含两个小活动,一是倾听自然的声音,想象和描述当时的自然情景。二是向同伴介绍自己知道的自然风光。通过这两个亲身体验性的小活动,促使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美,从而更亲近、喜爱大自然。 明确大自然里有什么,也为今后区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做了准备。本课第二个活动是科学阅读,教材以达尔文本人的《考察日记》为线索,以连环画的呈现方式,简约地编写“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大自然纷繁复杂而又很美丽,而且还蕴藏着很多值得研究的秘密。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课文最后,用“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对大自然进行研究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本课学习的提升,也为下节课在校园中考察大自然埋下伏笔。 2.学习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 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3.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 科学探究: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科学态度: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乐于参与考察活动 观察仔细认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大自然。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知道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和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静心听声音,观察自然风光图片、视频,了解自然风光,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5.课标要求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并描述,能口述或利用简单图形表达想法。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愿意使用工具辅助观察。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1 播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听声猜物。学生活动1 学生通过听声音依次猜到大自然有青蛙,有雷鸣,有流水,有风声还有小鸟的声音。活动意图说明:引发学生探索兴趣,激发求知欲。环节二: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美景教师活动2: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见过哪些自然美景 学生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介绍自己去过哪里旅游。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我们密切相关,培养他们把观察到的事务进行口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