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6538

浙教版初一科学 2.1-2.3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543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初一,科学,2.1-2.3,讲义,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一科学(2.1-2.3)讲义 一、单选题 1.人们总说“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其实,这四种味觉中有一种并不属于人体的基本味觉,它是(  ) A.酸 B.甜 C.苦 D.辣 2.吃完糖后马上开始吃橘子,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没有甜味,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上的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没有甜味 3.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4.小柯感觉头痛鼻塞,没有胃口,妈妈用手背触碰了小柯的额头,判断他发热了。妈妈带小柯去医院抽血检查、配药,抽血时的疼痛、药物的苦味都让小柯非常难受。于是小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味觉与嗅觉是会相互影响的 B.若没有痛觉,生活将更加方便 C.妈妈用手背感受体温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D.药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苦味 5.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6.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运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能在墙壁中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反射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B.英语听力测试中,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某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就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D.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8.如图所示为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使用时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 9.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0.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米。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  ) A.0.5秒 B.1秒 C.0.5分 D.1分 11.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2.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一声 B.最多2声 C.3声 D.4声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14.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