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81520

第1课 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共50张PPT) 桂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0404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七年级,美术,初中,美版,50张
  • cover
(课件网) 绘画风格与流派 广西美术-出卷网- 七年级下册 第1课 绘画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外绘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涌现了许多绘画风格鲜明的画家,产生了许多深具影响的流派,留下了不少名垂千古的经典之作。 中国画自成体系,主要是指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的绘画形式。中国画讲究“气韵”“骨法”,追求“传神”,注重“意境”的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是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的。 目录 壹 女史箴图· 顾恺之 步辇图·阎立本 贰 ﹃唐代仕女图 ﹄ 系列 叁 肆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伍 最后的晚餐 · 达 ·芬奇 陆 静物·塞尚 壹 《女史箴图》顾恺之 简介 《女史箴图》,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此图有十二段,每段画一个故事,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 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 来源 原画作于东晋时期,故事源于西晋晋武帝时期。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贾氏为人心狠手辣,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以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文章分段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 《女史箴图》 现存的第一段“玄熊攀槛、冯媛趋进”应为第四段,描绘“冯婕妤挡熊”的故事。一天,汉元帝携带嫔妃冯媛在虎圈游玩,一头黑熊突然逃出兽槛,直扑汉元帝御座。冯媛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挡住了熊的去路。 第二段“班婕妤辞辇”的故事。班婕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汉成帝十分宠爱她。有一次,汉成帝出游,要班婕妤同辇而行,班婕妤却推辞说:“陛下,古代贤君出游都是名臣陪伴在左右,只有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才由宠妾陪同,今天你要学亡国之君吗 ”成帝听后十分惭愧。画面上,班婕妤淡然独行辇后;汉成帝在被婉言拒绝后,仍留恋地向后回望,画面富有生气。 第三段的主题是“防微虑远”。画冈峦重叠,虎兔出没,彩鸟飞翔,日月相望,一位跪射的猎人正引弓待发。寓意是日月有常,天下万物莫不盛极而衰。以此来劝诫女史们得宠时也不要傲慢无礼。 第四段“知饰其性”的画面相当优美。两位雍容华贵的嫔妃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旁边的箴文写道:“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人们都知道修饰容貌,而不知修身养性。是在告诉贵妇们,修身养性比修饰容貌更重要。画面上,两位贵妇对坐梳妆,一个在对镜凝视,一个已梳成高髻,正持镜自赏,那无法看到的面容,却在镜中映现出来,动态神情呼之欲出。 第五段“出其言善”。画面中,夫妇二人正惊愕地望着对方,那位男子竟连右脚的鞋子都没有穿好,原来这是一对正在床上争吵的夫妻。箴言规劝女子对夫君也要善言相待,否则即使同床而寝也会互相猜疑、同床异梦。 第六段“微言荣辱”,插题箴文是“夫言如微”至“则繁尔类”,意指后妃不妒忌则子孙繁多,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的荣辱有关,规劝女子对夫君应善言相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