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03189

9.2化学合成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54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合成,材料,同步,练习,答案,科粤版
  • cover
9.2化学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得到白色碳酸钠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灼烧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电解水时,正极得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2.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更好地掌握知识。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材料知识 B.化学与农业 ①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复合材料 ②黄铜和不锈钢:金属材料 ③涤纶和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①氮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②钾肥: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③磷肥:增强作物耐寒耐旱能力 C.化学符号与其表示意义 D.安全常识 ①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② 结构示意图: ③一个钙离子: ①稀释浓硫酸:水倒入浓硫酸中 ②煤气泄露:严禁火种 ③菜窖取菜:须做灯火实验 ④减少酸雨:使用新型能源 A.A B.B C.C D.D 3.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固体 加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点燃 C 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D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4.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涤纶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C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把滤渣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5.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羊毛和棉花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NH4Cl和KCl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Fe粉中混有CuCl2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B 鉴别棉花和羊绒 灼烧闻气味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7.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船的主体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 B.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C.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现象 A 黄铜和纯铜 分别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B 羊毛和涤纶 分别灼烧,闻气味 C 浓盐酸和浓硫酸 分别打开瓶塞,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D 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内壁是否有水雾 A.A B.B C.C D.D 9.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防止酸雨形成 B.自来水煮沸后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C.利用化学方法,可减缓金属锈蚀 D.通过灼烧闻气味,能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10.下列生产生活的材料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碳纤维复合材料 D.聚乙烯塑料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 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 12.我们通常使用的下列物品,属于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