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七下·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填空专项 一、填空题 1.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作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 体、 体,也可以是 体。 2.《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从声音的传播速度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3.超声波和次声波: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听觉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是 Hz。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 ,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 。蝙蝠利用 捕食。 4.2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往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接着看到了强烈的爆炸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① ;② 。 5.声源: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 的物体叫做声源。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6.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空气抽出, 发现 , 这说明 。 7.生活中有许多声音:①垫排球的声音②海浪的声音③手机播放的音乐声④上课时电铃的声音⑤吹口哨的声音⑥敲击音又的声音。上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 ,声源属于固体的是 (填序号),声音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8.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9.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个哨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哨音以 的形式通过 传到旁边同学的耳朵。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 。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 (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 结论: 。 1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1)悠扬的笛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12.2022年5月1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科学数据公开,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12 月1日成功降落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 (1)宇航员不能直接在月球上对话,这是由于 。 (2)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航天员可能做到的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游泳 13.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 :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 (填“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如图所示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边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3)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 16.在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空气温度有关的实验中,科学家记录的数据如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