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部分学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制作传统工艺品过程中,原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黏土烧制青花瓷 B.布料缝制香荷包 C.丝线编制中国结 D.玉石雕刻玉如意 2.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 A.78% B.21% C.0.94% D.0.03% 3.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 ) A.汽油要密封保存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 4.下列有关试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仪器连接 B.振荡试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装入锌粒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酒精可以燃烧,可作实验室中的燃料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D.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的强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6.“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7.我国宋代《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氧化反应 8.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粒观:一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类观:空气和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鉴别如表各组物质的方法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 A 氧化铜、二氧化锰 取样后分别加等浓度的双氧水,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B 羊毛纤维、蚕丝纤维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是否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 浓硫酸、稀硫酸 取样后分别插入小木条,观察木条颜色变化 D 硫酸钠、硫酸铵 取样后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_____。 (2)2个硫原子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 12.下面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粒子的符号_____。 (2)A、B、C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3)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13.化学在保障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新冠感染方面贡献巨大。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酒精可通过擦拭或喷洒于物体表面起消毒杀菌作用,酒精的化学式为_____。 (2)喷洒酒精消毒时,嗅到酒精的气味,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过氧乙酸是常用杀毒剂,如图是某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标签: 过氧乙酸消毒液 重量:500g 化学式: 含量:40% 使用方法:浸泡、喷雾、熏蒸等方法,与水稀释后使用。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避热。 不可与可燃物混合存放。 ①过氧乙酸消毒液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4.“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壤含有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如图为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所含中子数为_____。 (2)着陆器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