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探索1 网络系统的组成 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体验互联网交互方式,感受互联网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信息意识) 在实践应用中,熟悉网络平台中的技术工具、软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计算思维) 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应尽到的责任和行为准则。(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内容 1.网络设备的连接,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局域网的连接; 2.常见网络设备的协同工作。 3.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家庭网、学校网,知道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并能在此基础上对于类似日常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2.通过项目学习,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课时安排与教学重难点 建议1课时 重点:家庭网的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的功能。 难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灵活运用所学,成功答疑解惑。 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项目导入 教师活动: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平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网络卡顿、硬件故障及组建家庭网络等问题,相信在座的同学们肯定也是如此,有些疑惑、问题,甚至至今尚未解决。本单元,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呈现ppt第2页),并通过本次学习,拟在七年级各班选拔3位优秀学员,组建校园“网络工程师”联盟,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常见的网络问题。(呈现PPT地1页) 学生活动: 打开本单元“项目开展方案”文档,小组讨论,精心筛选,列出“你曾经遇到过并至今未解的网络问题(不超过3条)”。 教师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三节课,分别进行三个内容的探究学习,在每一个探究结束,希望同学们都能对以上小组提出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不断进步,Let’s Go! 项目探索1 (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教师活动: 由于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家庭组建了网络并接入互联网。对于我们熟悉的学校、家庭的网络你又了解多少?组建这些网络需要哪些设备?这些设备都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活动: 明确本课探索内容:网络设备的连接;网络设备的协同工作;答疑解惑。 教师活动: 学校、家庭,我们都可以通过有线、无线或者有线+无线的混合方式实现网络设备的连接,当然,现实生活中,更多的,还是?方式。 学生活动: 联系实际,回答“有线+无线”混合方式,这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多种不同上网设备,随时随地登陆网络的需求。 教师活动: 播放“学校的网络系统.mp4”视频,适时引导学生查看自己身处的机房环境,所能看到的网络设备。 那么,家中的终端设备又是如何连入互联网的呢?请同学们回顾课前在家中的观察,尝试模拟连接。 学生活动: 登陆“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进入模拟,体会实际操作。 (二)网络设备的协同工作 教师活动: 结合以上学习,请学生完成“项目开展方案”文档中探索1的第1题,承上启下。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填空,并作答。 教师活动: 同学们答得都很好,网络设备很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主要有网卡、交换机、路由器、光猫等(呈现PPT第7页),这些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共同搭建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那么,它们有什么功能?又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 播放视频“常用网络设备的作用.mp4”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交换机和路由器 探究学习: 搜索相关资料,研究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两者的区别,并尝试填表。 教师活动: 由此可见,交换机与路由器虽然长得很像,但是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