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西汉时,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困,买不起蜡烛。匡衡的邻居,家境富裕,夜间烛火通明。匡衡请求晚上去他家读书,但邻居不允许。不得已,匡衡想了一个办法,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让邻居的亮光透过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 用这种方法,匡衡读完了一些书,但他买不起新书。有一天,他发现一个财主家里藏着许多书,于是他向财主提出,愿意帮助干活,不要工钱。财主很奇怪,问其原因,匡衡说:“我给你干活,不要工钱,只是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财主听说只借书看而不要工钱,很是高兴。匡衡就这样读了很多书,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如果说“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就会象断了翅膀的小鸟一样,飞不高,也飞不远。所以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知识,为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因此,为了让我们比昨天更有智慧;比昨天更懂爱,更懂宽容;比昨天更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为了我们心灵的成长,让我们都去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深圳读书月,是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创立并举办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群众读书文化活动,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30日。 深圳读书月秉承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着力于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市。七年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1000余项,包括读书、换书、赠书、征文、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辩论、话剧、讲座、朗诵、研讨、调查、展览等多种形式,参与读者近1000万人次,向希望小学捐赠爱心图书1000多万元。创出了“深圳读书论坛”、“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经典诗文朗诵”、“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赠书献爱心”、“学习在社区”等品牌活动。作为由政府推动的一项公众文化节庆,深圳读书月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市民生活,影响遍及全国和港澳地区。深圳读书月,已经成为深圳市民的文化庆典,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 《常识》梁文道著 《万有引力之虹》美国 品钦著 《蒙田随笔全集》法国 米歇尔·德·蒙田著 《小团圆》张爱玲著 《认得几个字》张大春著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 《荒野侦探》智利 波拉尼奥著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1917-1991)》沈志华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杨奎松著 《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侯井天 句解、详注、集评 入选理由:《小团圆》的出版,不仅是引人注目、引起争议的“文化事件”,更向世人展示了作者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探索。张爱玲早以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名世,她晚年重返中文创作的这部精心之作,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自传小说,无论对小说主人公盛九莉复杂性格的揭示,还是对多种小说手法的大胆尝试,《小团圆》都显示了作者的苦心和雄心。作为一部具有多重诠释空间的小说文本,《小团圆》无疑有助于多角度地探讨张爱玲的文学世界,有助于重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 入选理由:在苏俄史研究领域,此书是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它不仅是老中青三代学者通力合作的杰出典范,也是如何动用尽可能的研究工具和使用尽可能寻找到的参考文献的楷模。在若干重大主题的探索上,比如喀琅施塔得事件、古拉格强制劳动体制、苏联官员住房制度、二战后朝鲜托管政策酝酿和产生的背景、联盟中的民族问题等,具有突破性成果。本书28个专题虽不能构成解释苏俄史的完整的逻辑链,但足以证明苏俄帝国的崛起过程,已经孕育了它走向不可避免的崩溃的命运。 入选理由:作者以其一贯的学术研究的严谨、客观和宏阔视野,以其一贯的知识人的责任心、历史感和良知,将中共建国初期历史研究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