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31196

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05021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31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世界上什么最苦 什么最乐 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 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重点) 2.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难点) 3.感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素养)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文体知识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文体知识 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引论) 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本论) 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结论) 1.人生什么事最苦? 2.人生什么事最乐?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4.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 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 他的观点是什么 5.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贫? 失意? 老? 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用原文语句回答)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 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 他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尽,因为未尽责任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且无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因为只有从痛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结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1.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个段落 2.从议论文结构的角度说说这个段落 (2)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回答了“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比喻 (3)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