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mL到40mL,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2.20℃时,向4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升高了T℃ C.恰好中和时溶液为中性 D.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混合后溶液最高温度仍为T℃ 3.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的 D.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4.下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曲线。据此找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盐酸溶液中pH变化关系图。 B.这是将盐酸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pH变化关系图 C.图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D.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Na+、OH-、Cl- 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使用熟石灰制烧碱 B.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二、选择题 6.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NH4)2SO4】,硫酸铵属于 A.混合物 B.酸 C.碱 D.盐 7.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 B.牛奶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8.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煤气中毒﹣﹣﹣﹣CO引起 B.Al(OH)3﹣﹣﹣﹣治疗胃酸过多 C.H2作燃料﹣﹣﹣﹣可燃性 D.纯碱﹣﹣﹣﹣属于碱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氧、硫酸钡、粗盐 B.钙片、氯化镁、海水 C.石墨、氢氧化铜、石油 D.生铁、小苏打、冰水混合物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1.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12.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含有NaCl和H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3.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14.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的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