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0092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六综合实验探究课件+学案+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916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综合,实验
    专题六 综合实验探究 类题通关 1.D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A中的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说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装置D中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说明有水,可能是来自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还可能是来自于澄清石灰水中的水,所以原气体中是否含氢气无法确定;E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装置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即原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据此分析可知: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C装置反应的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因此,装置B和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不相同,A正确;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因此,需要在E装置后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B正确;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C正确;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装置内现象为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D错误。] 2.解析:(1)A和B反应有气泡产生,B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③中无明显现象,HCl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HCl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则A为稀盐酸、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钡。 (2)氢氧化钡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X溶液为酚酞试液;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则溶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 (3)①和④号试管滴加A溶液后所得的废液混到一起,先有气泡产生,后白色沉淀增多,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溶液显无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增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答案:(1)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2)酚酞试液 Ba(OH)2+2HCl===BaCl2+2H2O 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 (3)氯化钠(或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3.解析:(1)若想证明反应物的发生,一方面可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另一方面可验证有新物质的生成。 (2)氢氧化钾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若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无色,则说明氢氧化钾被完全消耗,即溶液中不含OH-,则能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 (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钾,故猜想三不正确。 (4)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结论为猜想二正确,则现象为固体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氯化钡属于盐,则说明稀硫酸能和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盐反应。 (6)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硫酸钾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则不能证明硫酸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 (7)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答案:(1)新物质的生成 (2)无 OH- (3)三 (4)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盐 (6)K2SO4+BaCl2===BaSO4↓+2KCl (7)Fe+H2SO4===FeSO4+H2↑ 4.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B试管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为Cu2+、OH-。 (2)①D试管中,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