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31687

8.3海水“制碱”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41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海水,制碱,同步,练习,答案,教版
  • cover
8.3海水“制碱”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会冒出白烟 B.常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常用含小苏打或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和补钙剂 2.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某无色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显碱性 C.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向海水蒸馏所得冷凝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冷凝水中几乎不含氯化钠 3.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B.f→d只能与酸反应制得 C.d、e可以互相转化,c和d都是氧化物,c、d可以互相转化 D.f和酸都能生成d和H2O 4.下列除杂试剂使用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 盐酸 B CaCl2溶液(HCl) CaCO3 C CuO(Cu) O2 D CO2(CO)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 A.A B.B C.C D.D 5.向一定质量含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的值为106 C.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D.c点时,溶液的 二、选择题 6.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8g含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是 A.1.6g B.2.4g C.4 g D.5.6g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产生 B.向醋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醋酸溶液变红 C.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盐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D.将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无明显变化 8.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的溶质有三种 B.该反应是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 C.向C点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9.室温下,把CaCl2 的饱和溶液和蒸馏水区别开来,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加肥皂水 B.分别通二氧化碳看是否有沉淀 C.各取几滴于玻璃片上,烘干 D.降温至0℃看是否凝固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D.蜡烛燃烧放出了热量 11.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前提下,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得到纯的氯化钙溶液,最适宜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生石灰粉末 D.碳酸钙粉末 12.可用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 B.硝酸银溶液 C.锌粒 D.硝酸钡溶液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 ) A.Cu(NO3)2 、Na2SO4 、MgCl2 、HCl B.FeCl3 、HNO3 、NaCl 、NaOH C.BaCl2 、K2SO4 、Na2CO3 、KOH D.H2SO4 、KCl 、ZnCl2 、CuCl2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铅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D.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人体胃液的pH>7 ②洗涤剂和汽油都可以乳化油污 ③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4.8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说明该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④如图可以正确反应向含有氯化铁、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的质量受氢氧化钠溶液的影响变化情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综合应用题 16.氢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